欢迎进入中国鼻烟壶网站!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研究会
中国鼻烟壶工艺陶瓷
鼻烟壶的血统
来源: | 作者:pmo3993aa | 发布时间: 2045天前 | 79 次浏览 | 分享到:
鼻烟因其产地遥远、制作工艺复杂、掺入香料昂贵等特点,在广泛流行之前,注定了他只能出现在上层社会,权贵巨富之家。如同它进入欧洲首先流行于王室一样,进入中国后,也首先得到了宫廷,特别是皇帝本人的青睐垂爱。
皇家气象
鼻烟壶创制于康熙,发展于雍正,大成于乾隆,清朝三代皇帝的直接推动,使鼻烟壶自诞生之初,便具有皇家气象,选天下良才美质奇珍异宝为料,聚全国能工巧匠甚至外国名师为工。起点之高,超过其他任何传统工艺品类,成为集中国传统工艺之大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应运而生:宫廷制造鼻烟壶的创制
清宫造办处设立于康熙初年,全名为“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是专做御用物品的皇家工厂。它初设14个作坊,之后随需要不断增设,至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已有42个作坊。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内务府造办处设立了玻璃厂,成为中国鼻烟壶创制的滥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玻璃厂首先烧制出了御制玻璃鼻烟壶,随后又制作出铜胎画珐琅鼻烟壶和瓷鼻烟壶。
应需而生:民间制造鼻烟壶的崛起
据《古玩指南》载:“在清代三百年间,北京人士有一种特别嗜好,为全球其他各地所无者。嗜之极为普遍,无论贫富贵贱无不好之。视之极为重要,有类似于饮食者、睡眠,不可一日缺。其事为何?曰闻鼻烟是也。”“以常理言之,闻鼻烟之嗜好不易养成,亦必为社会上之少数有钱阶级,并不易普遍与社会也。乃事实竟大谬不然。当日好之者极为普遍,无贫富贵贱无不好之,且嗜之极甚,几视为第二生命,可一日无米面,而不可一日无鼻烟”乾隆以后随着吸食鼻烟之风盛行于社会,受官造鼻烟壶的影响,民间制壶别开生面,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