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画缘起于内刻工艺,其工艺技法与雕饰渊源自有,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以致汉代的漆器内饰及宋元时期的瓷器内刻,皆有在器物内部刻画装饰的技艺,内画的创作思绪与其一脉相承。从国术中的内功、外功到学理上的内学、外学,对内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内画在创作中完成了内在修养与外在表达之间的统一。已知最早的内画鼻烟壶是1816年的甘烜文的作品,说明内画鼻烟壶1816年之前就已出现。
早期料胎内画烟壶的内壁未经磨砂处理,两面图纹互相干扰,光滑的内壁也不易着色。后来在实践中摸索出磨砂工艺:把金刚砂倒进壶内,注以少许清水,塞住壶口往复摇动,直至达到所需效果。这道工序称为“串膛”。一件内画烟壶需要经过:选料—定性—掏膛—串膛—起稿—内画—署款—配盖等主要工序方可完成。
内画鼻烟壶的艺术特点
内画鼻烟壶在器形设计上以突显内画为主旨,主要的艺术特点体现在内画风格和内容题材上。同绘画技法不同的是,内画作品更讲究克制,在笔毫、水色,款识和意境上小中见大,作者的功力修养与作品格调是评价内画鼻烟壶艺术的重要标准。
内画鼻烟壶艺术的主要创作方式或追摹绘画大家的传世作品,其题材、图式、风格和意境等都能在内画中找寻到脉络传承;或以内画作者为主导进行的创作,形成富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个人标志的艺术作品;再有依自然材质的天然纹理契绘而成天人合一的绝妙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