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帶御款的煙壺和可以確定年代的煙壺類並不多,怪不得這時期缺乏可辨認的鼻煙壺。康熙後期之前,景德鎮出產的瓷器往往會帶年款,但宮廷作坊作的瓷器官很少帶。現今,我們只好承認某些種類可能是十七世晚期作的,但也可能是晚一點作的。此外,識別失蹤的早清鼻煙壺最好的線索是煙壺和煙壺以外的器物的比較。幸虧,蘇州大量的明清玉器出產會提供很多線索,讓我們發現早清時期非御製的煙壺的特徵。蘇州的玉雕業從明代晚年起就興盛起來了, James Watt (Watt 1980 與 Seattle Art Museum, Watt, and Knight 1989)已經認定了一批十七世紀的玉器。 由此可以得到早清蘇州風格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