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鼻烟壶网站!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研究会
中国鼻烟壶工艺陶瓷
寶石紅套玻璃繫馬鼻煙壺
来源: | 作者:pmo3993aa | 发布时间: 2020-01-17 | 71 次浏览 | 分享到:

獸首啣環耳,青絲絡玉驄

透明寶石紅料、含有類似霜花的細密氣泡的無色玻璃地;平唇、凸斂底、突出凸形圈足;兩面各浮雕一彩裝馬具的二匹馬、二隻蝙蝠,馬皆以牽馬繩繫於側面獸首環耳

1750~1780
高:5.9 厘米
口經/唇經:0.68/1.83厘米
蓋:翡翠,乙烯基座
狀態敘述:完善,出坊狀態

有彼德小話 (Peter Suart) 水彩畫

來源:
莫士撝
寶拉.哈列梯 (Paula J. Hallett)
Hugh Moss (香港) Ltd (1985)

文獻:
Snuff Bottles of the Ch'ing Dynasty, 編號50
《國際中國鼻煙壺協會的學術期刊》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Chinese Snuff Bottle Society, 1984年冬期、頁13 ,圖17 (反轉像)
Treasury 5, 編號894

展覽:
香港藝術館,1978年10至12月
Sydney L. Moss Ltd, 倫敦, 1987年10 月
Creditanstalt, 維也納, 1993年5月至6月

說明:
關於中國藝術作品中顯示擺三維姿勢的馬,請參閱拍賣品號33。我們的結論是,馬的三維姿勢除了反映中國傳統的畫馬法,還反映耶蘇會傳教士的間接影響的,這種圖形的新意和迎接挑戰的能力都是宮廷的美術界以外難以想像的的。問題是這種套料玻璃鼻煙壺,是內府造辦處駐北京的寶石工藝匠雕琢的,還是內府委托了蘇州或其他工藝中心的工藝匠雕琢的。根據帶皇帝款識的別種器物,我們得知此類玻璃與料是宮廷作坊標準的材料,而兩側獸首銜環耳也是典型的宮廷製品特徵。

拍賣品33號浮雕呈的碧石馬已經夠吸引人了,但本壺的料馬代表乾隆時期雕琢套料煙壺的高潮,雕刻得更盡致,真是敏銳觀察力和優秀技術的結合。馬起一蹄,蹄底的縷縷紋理細緻;馬把繩子拉緊,嘴唇就咧,牙齒齜出,實為摹神肖影之極。鼻煙壺以外的套料器,如花插、水盛等,很少有相侔之物, 而就是煙壺界也沒有馬能比得上本壺的這兩匹馬。

一般的以繫馬為題的煙壺是馬拴柱,如Treasury 5, 編號895;蘇富比,香港,1989年11月16日拍賣品號23一正面的布局跟本壺完全一樣,只是馬拴柱,不是馬拴環耳。(另一正面雕呈著與Treasury 5, 編號895一面很相似的料騏驎,雕風也一致。這一群煙壺可以跟Treasury 5, 編號893聯系;該壺似乎有捷報的題目,或許是反映1755年~1762年間清朝逐漸攻佔新疆地區。2008.09.17.紐約佳士得小有洞天鼻煙壺專場拍賣品號0026 是很類似的一件煙壺,可參照。)馬拴環耳的煙壺還有Claar 珍藏,帕克.波納 (Parke-Burnet),紐約,1970年5 月12日,拍賣品號423和芝加哥美術學院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所收藏雕術稍差而所拴環耳不同的煙壺,後者可參見《國際中國鼻煙壺協會的學術期刊》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Chinese Snuff Bottle Society, 1990年春期,頁13 ,圖18。也有紅料馬拴著周圍一圈圓形框子中的環,那件壺的品質不如本壺,見蘇富比,紐約,1988年11月22日,拍賣品號206。

圖像中馬上邊有蝙蝠,不言而喻,就是"馬上得福"的意思。
摘录自:https://www.bonhams.com/auctions/18456/lot/43/